加權股價指數近6個月價量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2022/05/31)
野村腳勤觀點:
選擇長期趨勢確定的產業
隨著美國通膨出現放緩跡象,台股終於一吐怨氣,在5月尾聲出現強勁反彈,不過若我們回顧今年以來台股這波修正,會發現電子產業雖然在跌,但消費電子與商用電子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跌勢。消費電子諸如手機、平板、筆電…等等,在初期聯準會升息時的評價修正,以及後期反應獲利衰退的這兩個階段,它的跌幅都是最大的,主要就是這類產業目前庫存過高、需求疲弱,前景展望不佳的緣故;反而是商用電子諸如server、自動化相關,在後期企業獲利下修的階段卻是相對抗跌,原因在於這些產業的長期趨勢是確立的,人們不會因為升息或戰爭而不用網路、科技就不發展,而這也反應在第一季優於預期的財報上。這類長期趨勢確立的產業,就是我們應該優先佈局標的。
經理人視角:
大盤利多因素:
(一)美國通膨放緩:美國4月核心PCE為4.9%,較3月的5.2%放緩,顯示通膨出現觸頂跡象。
(二)上海全面解封:上海6/1將全面解封,目前已超過70%的產業皆已復工,供應鏈問題可望緩解。
(三)FED「鷹」聲降低:多位官員表示6、7月升息兩碼,有助於為政策爭取更多彈性,升息步調可能放緩。
大盤利空因素:
(一)經濟增速放緩:美國第一季修正後GDP增速-1.5%,較初值惡化,經濟下行風險逐漸升高。
(二)通膨恐拖累消費:美國5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58.4,同樣較初值惡化,通膨恐正打擊消費。
第三季將是反彈的一季
經歷了艱難的5月後,台股在5月中下旬終於贏來久違的反彈,指數重新站回月線16,800點位置。回顧今年以來,大盤從年初高點,最大跌幅約16%(約3,000點),這個跌幅已經是2020年3月Covid-19爆發以來,最大的波段跌幅。台股這波下跌已反映了大部分利空,先是反應評價修正,再來是企業獲利衰退,其實不管是大盤或是評價,都已經修正的夠多了。我們現在也看到,今年影響市場最大的三個利空當中的兩個—通膨以及中國封城,都隨著美國5月CPI放緩及上海6月全面解封,開始出現緩解跡象。至於經濟確實有受到通膨影響,從美國第一季GDP增速-1.5%就能看到,但以全年角度來看,成長動能雖和緩但仍算健康,且個人所得持續增加,對於經濟展望還是樂觀的。我們也認為考量市場已反映大部分利空,只要上述數據能持續好轉,股市可能在第三季持續迎來反彈。
附註: | |
---|---|
註1: | 績效計算為原幣別報酬,且皆有考慮配息情況。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
註2: | 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基金淨值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公告之淨值為準;海外市場指數類型基金,以交易日當天收盤價為淨值參考價;部份基金採雙軌報價,實際交易以基金公司所公告的買回價/賣出價為計算基礎。 |
註3: | 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中,投資人可至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http://www.fundclear.com.tw)下載,或逕向總代理人網站查閱。 |
註4: | 上述銷售費用僅供參考,實際費率以各銷售機構為主。 |
註5: | 上述短線交易規定資料僅供參考,實際規定應以基金公開說明書為主。 |
註6: | 境外基金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或申報生效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
註7: | 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惟不表示絕無風險。投資人投資以非投資等級債券為訴求之基金不宜占其投資組合過高之比重。由於非投資等級債券之信用評等未達投資等級或未經信用評等,且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甚高,故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可能會因利率上升、市場流動性下降,或債券發行機構違約不支付本金、利息或破產而蒙受虧損;且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可能投資美國144A 債券,該債券屬私募性質,易發生流動性不足,財務訊息揭露不完整或價格不透明導致高波動性之風險,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不適合無法承擔相關風險之投資人,僅適合願意承擔較高風險之投資人。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
註8: | 依金管會規定基金投資大陸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不得超過本基金資產淨值之10%,當該基金投資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及香港,基金淨值可能因為大陸地區之法令、政治或經濟環境改變而受不同程度之影響。 |
註9: | 上述資料只供參考用途,嘉實資訊自當盡力提供正確訊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任何受僱人,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